您现在的位置: 羚羊角 > 羚羊角功效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抗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短缺急需用药该怎么办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11/19 0:09:40
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lx/

据浙江省疾控中心透露,1月1日至16日,我省共报告流感例,其中14岁及以下流感病例占近七成,已接近年全年同年龄组发病数,较去年同期增加15.15倍,且显著高于年12月的同年龄组发病数。

其中,0至6岁人群报告发病例,占39.61%;7至14岁报告发病例,占27.91%。

据了解,目前我省门急诊流感接诊病例高于过去5年同期水平,流感处于季节性高发的峰值,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也达到往年高峰水平,在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发生流感暴发的风险较高。

据中国疾控中心通报,今年我国整体流感流行水平明显高于往年,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最为严重的一次。

凌晨1点的浙大儿院

几百个家长排队、医生被团团包围

1月16日凌晨1点39分,浙大儿院滨江院区一位急诊科护士在朋友圈发出照片:

(现在这个点还有三百多,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超负荷中,家长觉得看病时间长其实医务人员也在耗最后一滴血。)

1月16日17时至23时,记者蹲点浙江大医院——

走进浙大儿院滨江院区,多位医生告诉记者,这波流感太厉害了,传播范围实在太广,你们提醒下家长,人多的地方不要把孩子带去。

夜间7到9点是就诊高峰,二楼候诊大厅里人来人往,哭声、咳嗽声、喷嚏声此起彼伏,B区普通内科、输液区门口的家属患儿熙熙攘攘。“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。”站在B区门口的记者同事说。

这晚,前半夜内科夜门诊有个患儿

凌晨1点多,还有几百个家长排着长队挂号

而在诊室内,白大褂上一张张疲倦的脸,开口就是沙哑的喉咙,累到不想清洗的油发,有时忍不住不耐烦地回答,一支写了一天病历就写完的笔,一个从开始看病到看完所有病人都未曾打开的水杯……都是高负荷加班两个月给儿科医护人员留下的痕迹。

16日晚,除了普内科9位医生、急诊内科8位医生外,浙大儿院夜间特需门诊还有15位医生坐诊,而正常情况下,夜间特需门诊坐诊医生仅4名。加班的医生中,医院从病房、教研组抽调来支援门诊,还发动了党员夜间加班,每晚5个党支部各抽派1名党员医生夜间坐诊,直至就诊高峰结束。

记者了解到,浙大儿院年的就诊人次突破万,比去年增长21%,创造史上最高就诊数。11月以来,浙大儿院两个院区就迎来就诊高峰,月均门诊破31万人次。进入1月份,单日门诊总量仍维持在上万人次。

双眼上翻、口吐白沫……

有家长喊"救命"

“救命了!救命了!”1月16日晚上7点半在浙江大医院,一名2岁左右的孩子眼睛上翻、全身抽筋,嘴角还留着泡沫样的口水,持续了2分钟左右,把家长吓坏了,在急诊做好对症处理,想再挂个神经内科专家的号排除脑炎等情况。谁知,还没等到就诊,孩子又“发作”了。

家长告诉医生,医院被确诊为甲流,发烧到40℃,1月15日晚上8点半也抽过一次。

“家长小时候有没有抽过的?”坐诊的特需门诊专家、浙大儿院神经内科袁哲锋主任医师问道。孩子妈妈回答,自己小时候抽过一次,但就这么一次,也有遗传性吗?

热性惊厥(既往称高热惊厥)好发于6个月到5周岁之间的儿童,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可能与脑功能发育还不成熟,以及遗传因素、发热相关。

“这波流感来势汹汹,孩子们都烧得厉害,热性惊厥也随之增多。”袁哲锋主任医师介绍,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发烧后24小时内,发热状态为肛温≥38.5℃(或腋温≥38℃)。因为体温过高时,神经系统容易处于兴奋状态,导致短暂性的脑神经功能紊乱。

像上文这样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,1月16日晚袁哲锋所在的夜间特需门诊共接诊了至少5名(当晚接诊近40名小患儿)。四肢抽搐、双眼翻白、面色发紫、口角流涎或牙关紧闭……热性惊厥虽是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病,却往往会把家长们吓得六神无主。

几乎每位“抽”过的患儿家属,脸上都写着焦虑与无助。热性惊厥真有这么可怕?

实际上,家属并不需要过分恐慌,70%~80%的孩子一次发热过程只发作1次,且时间仅持续1~2分钟。发生热性惊厥时,建议家长冷静处理:

1.平卧或者头略后仰;

2.用凉毛巾放在宝宝的前额;

3.如有呕吐,应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,防止误吸;

4.解开衣物散热。

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断货多日

到底应该怎么办

在记者的朋友圈里,关于治流感的药物“奥司他韦”断货的消息已经连续刷屏了好几天。

1月17日晚上,浙大儿院门诊二楼夜间特需门诊,神经内科袁哲锋主任医师接诊的前6位患儿,都高度怀疑流感病毒感染。肾内科主治医师冯春月连续对多位家长说,治流感的药现在已经没有了。

“医生,这个药名字叫什么?帮我们写下来,我们自己去买。”一位爸爸惊叹,这波“感冒”太厉害了,一家老小全感冒,医院药都配完了,想着要不自己“找关系”去买点。不过袁哲锋主任医师提示,“医院、药店也都不好买。”

“没这个药那怎么办?”来自余杭的患儿妈妈问。由于浙大儿院夜间是不能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的,所以很多患儿和家长都白跑一趟。“医院前两天白天还有,但到半夜就开不出来了,时有时无。”冯春月医生告诉记者。

据悉,流感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抗流感药物,可以有效缩短病程,缓解不适感。奥司他韦有进口药和国产药,但达菲(进口药)效果更好些。

如此重要的抗流感药物,什么时候能有呢?袁哲锋告诉记者,奥司他韦近日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缺药,令医护人员十分无奈,近段时间都是按粒给配的,“或许明天早上就会到,但不能保证”。

“其实中成药也可以缓解流感症状,家长可以备一些中成药来应对,症状早期就尽快处理。”浙大儿院中医科主任吴芳告诉记者。这样,能医院看病,医院交叉感染其他病毒的情况。

什么症状用什么药呢?吴芳介绍了最常见的两种状况。

如果孩子持续高热,体温超过39℃,并且咽腔充血,肌肉酸痛(小孩子不会说),那么推荐使用下面三种药之一:蒲地蓝口服液、小儿热速清口服液/颗粒、金莲清热泡腾片。其中,化脓性扁桃体炎使用蒲地蓝效果较好。

如果孩子热度在39℃以下,那就分两种情况:喉咙有点红的,那就用小柴胡冲剂;如果喉咙不红,那就喝藿香正气口服液。有些孩子不愿意喝藿香正气口服液,那就倒在干棉花上,敷贴在肚脐上,同样有缓解症状的效果。

不过,孩子出现精神状态差、脱水、抽搐等症状了,医院。

浙江省食药监回应药品短缺情况——

为做好流感保障工作,省食药监局督促药品经营企业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,及时与上下游联系,掌握药品动态。如收到短缺药品监测预警信息,要立即联系厂家,及时调剂药品,保障防治药品供应。同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药品GSP认证(即产品供应规范)要求,规范药品经营行为,确保药品质量安全。

1月16日,省药械采购中心公示第二批3个临时纳入供应紧张药品管理系统的流感防治药品,此次“告急”的药品分别是聚协昌(北京)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花清感颗粒、江苏康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羚羊角散、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。截至目前,连同首批名单,共9个流感药品被省药械采购中心公示为“供应紧张”。

(9个流感药品被省药械采购中心公示为“供应紧张”)

基于该情况,浙江的老百姓会不会出现买药难的情况?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供应紧张”不等同于“短缺”、“缺货”,“这是我省药品批发采购环节针对库存少于一定数值时显示的‘提醒信号’,相关部门在获取‘信号’后便会及时‘补货’,以满足市场需求。所以,广大市民近期不用担心买不到流感类药品。”

与此同时,省食药监局抽取了浙江英特药业责任有限公司、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分公司、国药控股浙江有限公司、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、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全省大型药品批发企业,分析“年10月至年1月防治药品的相关销售情况、库存数量”等数据,未发现短缺情况。
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

尤其推荐儿童、老人及孕妇接种

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包含甲1、甲3和乙型V株3个组分,接种一次可预防3种型别的流感。通常接种流感疫苗两周后,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。我省流感往往有两个高峰,一个高峰为冬春季,另一个高峰则是夏季。所以现在接种流感疫苗,对于当前的流行高峰和接下来的夏季高峰都非常有用。

一般来说,年龄在6个月以上,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。对于预防儿童流感来说,6月龄至5岁儿童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。对鸡蛋或对疫苗中的任一成份过敏的人群不能接种流感疫苗。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,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。

有人说:今年主要流行的乙型Y株不在疫苗中,打了也白打,还是会中招。

那让我们来算一笔账。

目前,我国流行4种病毒型别的流感,它们是甲1、甲3、乙型V和Y株,也就是说,一次接种可以预防大部分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,让你有四分之三的几率免受流感侵袭。所以,现在如果还是为了乙型Y株不被保护而拒绝接种是不明智的。而且根据监测结果,接下来乙型Y株的比例正在减少,流感接种的效果会更加显现。

给晚上带孩子看病的家长4点提醒

01

流感病毒检测、开证明只能白天来

浙大儿院流感病毒检测标本接收时间是上午8点到下午4点半,所以,医院看病的不能做这项检查。

有家属说孩子流感好了,医院开证明。注意,医院晚上无法开证明。

“磷酸奥司他韦时有时无,好在流感是自限性疾病,精神状态好的话等身体慢慢抵抗也能自愈。”浙大儿院冯春月主治医师说。

02

交叉感染很厉害!

去医院记得戴口罩

浙大儿院冯春月主治医师接诊了一个满脸、全身都是红疙瘩、有些还是水泡的小宝宝,确诊是水痘后再问患儿妈妈“家里有没有人得水痘”,妈妈这才告诉医生,自己得水痘刚好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家里还有两个小孩子。

在冯春月坐诊时,有3对患儿是兄弟姊妹,一个生病了,另一个也紧跟着生病。还有是妈妈生病刚好,孩子就接着生病;从社区打完疫苗回来第二天就发热,吃药也不退烧。还有患儿流感好了,又得了轮状病毒肠炎,反反复复生病。

在陪女儿吃晚饭的柴女士说,家里有两个宝宝,老大前段时间感染到病毒,之后反复发烧,没过多久自己好了,医院来看;但小女儿病了之后反复发烧,烧到了40度,还有打颤、抽筋的情况,医院来就诊了,发现是肺炎。“医院的,怕二次感染,但老二的情况实在没办法。”

03

乙型Y株流感正在减少

甲型在增加

浙大儿院解春红主任医师告诉记者,现在感染乙型流感病毒的孩子在减少,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孩子在增加。另外据省疾控消息,15岁以下儿童感染的流感病毒型别以乙型Y株为主,占阳性标本的44%,并正在逐渐减少;而乙型V株、甲1和甲3型占比56%。故目前的流感疫苗接种仍然有效。

04

就诊尽量不要迟到

“请37号***到特需门诊*号诊室就诊……”叫号机喊了多次,却迟迟等不到这位37号的小患者。浙大儿院袁哲锋医生跑到隔壁诊室打了个电话,发现家属还在路上。孩子妈妈表示非常抱歉,因为这意味着,走完看诊、验血等流程,接诊医生要等到至少10点半方可下班,而第二天8点半又是新的一天门诊了。

所以温馨提醒,为了医生能早点下班,以养足精力应对第二天坐诊看病,患儿家长尽量按秩序就诊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lingyangjiao.com/lyjgx/5112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羚羊角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