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佛山市进入流感高度活跃期,不少成人和儿童都"中招"了。医院成人发热门诊根据此次流感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,并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推出治疗及预防方。
医院传染病专家组分析:按照五运六气的观点,目前时段处于三之气(5.20-7.20),今年是壬寅年,少阳相火司天,三之气时主气和客气均为少阳相火,二火叠加,容易发生流感。
结合今年的气候特点,最近两月,雨水多,天气潮湿,以及空调的广泛是使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所以特点是外有湿、寒,内有热郁、湿郁不得宣泄,所以体温高,全身困重、酸痛,乏力纳差、咽喉痛、咳嗽有痰或干咳,口干口苦,饮水多,无汗或者有汗但汗不畅。
(点击可放大)
据了解,本期流感成人发热门诊的患者以青年人居多,年龄男性在三八之年,女性在三七之年,平均年龄在22左右,也是处于生命周期中少阳的年龄,所以更容易发病。
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:发热,体温高达39度以上,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头痛、恶寒、咳嗽、咽喉痛、咳痰、乏力纳差等。部分病例或出现泄泻或(和)呕吐。
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、舌质红,苔黄腻或白厚腻,脉浮紧或濡缓等。
辨证论治本次流感认为还是属于寒湿疫,外在寒湿,内在的相火不得宣泄为基本病机,实则阳明,虚则太阴,所以外在寒湿束表,遇阳明体质则化热为主,使用柴葛解肌汤加连翘,虚则太阴,则内蕴湿热,早期主要出现湿邪蒙蔽上焦,出现咽痛喉肿、咳嗽、胸闷等症。代表方是麻杏薏甘汤加上交宣痹汤加蝉蜕。
药方1(1)风寒束表,内有蕴热
症状:发病初期,恶寒,发热或未发热,无汗,身痛头痛,鼻流清涕。舌脉:舌质淡红,苔薄而润,脉浮紧。
治法:发表清里
参考方药:柴葛解肌汤加连翘
柴胡25g葛根20g白芷10g羌活10g黄芩10g石膏30g炙甘草10g白芍15g桔梗10g连翘30g大枣10g生姜10g加减:咳嗽咳痰者,加前胡12g、紫苑12g、浙贝母12g。大便不通加大黄10g
药方2(2)湿寒束表,痰热蕴肺
症状:发病初期,恶寒,发热或未发热,困乏无力,无汗或汗不多,身痛头痛,咽肿喉痛,咳嗽,痰声重浊,口干不明显,或口干不欲饮,胃口欠佳。舌脉:舌质淡红,苔薄滑或白厚腻,脉濡缓。
参考方药:麻杏薏甘汤加上焦宣痹汤加蝉蜕。
麻黄10g(先煎去沫)杏仁10薏苡仁30g炙甘草10栀子10g郁金15g射干10g淡豆豉10g蝉蜕10g枇杷叶15g
药方3(3)热毒袭肺
症状:发热、咳嗽频剧、痰粘稠或黄或有血丝、咽喉肿痛、口渴、目赤、恶心呕吐、腹痛泄泻或便秘,舌红或绛,苔黄或腻,脉滑数。
治法:清肺解毒
参考方药:麻杏石甘汤加千金苇茎汤加味
生麻黄10g(先煎去沫)、炒杏仁10g、生石膏30-50g、桃仁10芦根30冬瓜仁30黄芩10g、鱼腥草30、连翘15g、生甘草10g。
加减:痰黄黏稠量多者,加竹茹12g、浙贝片15g;痰中带血者,加用白茅根30g、小蓟15g;大便秘结者,加瓜萎20g、大黄10g。
药方4(4)气营两燔
症状:壮热、咳嗽气急、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、烦躁不安、甚者神昏瞻语、口渴欲饮、溲赤、便干,舌红绛,苔黄,脉细数。
治法:清气凉营,清营汤加味
药用:水牛角30g(先煎)或羚羊角粉1g(冲服)、玄参30g、生地15g、麦冬15g、金银花30g、连翘15g、栀子10g、赤芍10g、丹参15g、瓜萎20g、生甘草10g。
加减:高热神昏者,可加安宫牛黄丸1丸;胸闷喘促者,可加桑白皮15g;口干欲饮者,加芦根30g、玄参15g。
疗效显著我院在疫情爆发期间,将前面两方制成代煎剂,病人就诊后直接取药后就可以使用,服药方便,跟单纯使用西药相比,病人病程缩短,退热快,有的半天退烧,长的两天,病人复诊率明显下降,改善症状效果好。目前使用柴葛解肌汤余剂,麻杏薏甘汤加上交宣痹汤余剂。
成人流感中医药预防方生酸枣仁15蔷薇根10g青皮6g法半夏6车前子10g生姜6炙甘草6g赤芍10g漏芦6g升麻6g淡竹叶6g
可供两人份饮用。以上十一味,每日一剂,水煎ml,温服,每日两次。可以连续服用3天-5天。
本方是根据三阴司天方制定
由全国名老中医顾植山教授拟定
治疗寅申之岁,少阳相火司天
厥阴风木在泉,调节体质之方
对于流感的预防,效果较好!
来源
医务科、发热门诊
编辑
宣传科
如果对您有帮助
请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lingyangjiao.com/lyjjb/97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