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版)》
新版方案要求,对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及时治疗和使用抗病毒药物。
新方案明确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,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等,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。
在新方案中,抗流感病毒药物,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(NAI),对甲型、乙型流感均有效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(NAI)中,推荐三种药物: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。
中药治疗流感出现在新版方案中
针对“风热犯卫”患者,推荐了疏风解表、清热解毒类的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、清开灵颗粒(口服液)、疏风解毒胶囊,以及银翘解毒类、桑菊感冒类等常用中成药。其中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;
针对“热毒袭肺”患者,则推荐了清热解毒、宣肺止咳类药物,如连花清瘟胶囊、银黄类制剂、莲花清热类制剂等。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(口服液)、小儿咳喘灵颗粒(口服液)、羚羊角粉冲服。
对于有胃肠功能较弱的患者,感冒时可能加重胃肠不适,孩子喂药困难的,可以试试小儿推拿,这是治疗儿童感冒的常用中医适宜技术。
目前小儿感冒发烧,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外感风寒,寒邪袭表,闭郁皮毛,正气抗邪外出却不得出,因此而表现为发烧。这种状况下,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开表散寒,给外邪让开出路。
那么,什么样的手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呢?那就是被称为“外感四大手法”的开天门、推坎宫、揉太阳、揉耳后高骨。
以三岁小儿为例,每个手法做下。据孩子大小和病情轻重,适当加减。
图片来自网络
注意: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!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