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羚羊角 > 羚羊角鉴别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刺桐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8/25 12:18:08

刺桐

基本信息

刺桐

cìtóng

CoralTree

ErythrinavariegataL.

豆科Fabaceae,刺桐属Erythrina

植物特征

大乔木,高可达20米。树皮灰褐色,枝有明显叶痕及短圆锥形的黑色直刺,髓部疏松,颓废部分成空腔。

羽状复叶具3小叶,常密集枝端;托叶披针形,早落;叶柄长10-15厘米,通常无刺;小叶膜质,宽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宽15-30厘米,先端渐尖而钝,基部宽楔形或截形;基脉3条,侧脉5对;小叶柄基部有一对腺体状的托叶。

总状花序顶生,长10-16厘米,上有密集、成对着生的花;总花梗木质,粗壮,长7-10厘米,花梗长约1厘米,具短绒毛;花萼佛焰苞状,长2-3厘米,口部偏斜,一边开裂;花冠红色,长6-7毫米,旗瓣椭圆形,长5-6厘米,宽约2.5厘米,先端圆,瓣柄短;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;龙骨瓣2片离生,雄蕊10,单体;子房被微柔毛;花柱无毛。

荚果黑色,肥厚,种子间略缢缩,长15-30厘米,宽2-3厘米,稍弯曲,先端不育;种子1-8颗,肾形,长约1.5厘米,宽约1厘米,暗红色。

(图片在寻寻觅觅中...)

花期3月,果期8月。

传统药用

以干皮或根皮,花,叶入药。(中药名:刺桐皮(干皮或根皮),刺桐花(花),刺桐叶(叶)。)

夏,秋剥取有钉刺的树皮,晒干。

皮:苦辛,平。祛风湿,通络,杀虫止痒。

花:苦涩,凉。收敛止血。

叶:苦,平。消积驱虫。

皮:风湿痹痛,四肢拘挛,跌打损伤,疥癣,湿疹。内服:煎汤,用量6-12克;或浸酒。血虚者慎服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研末调敷。

花:外伤出血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叶:小儿疳积,蛔虫症。内服:研末开水冲服,0.8-1钱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1.风湿两腿肿满疼重,骨节拘挛痛:海桐皮30克,羚羊角屑、薏苡仁各60克,防风、羌活、筒桂(去皮)、赤茯苓(去皮)、熟地黄各30克,槟榔30克。上为散,每服9克,水1盏,生姜5片,同煎至7分,去渣,温服。(脚气治法总要)

2.风癣有虫:海桐皮、蛇床子等分,为末,以腊猪脂调搽之。(如宜方)

3.蛔虫症:刺桐叶3克,鹅不食草,猪脚疳各6克,同瘦肉煲服。

现代研究

主要含生物碱及黄酮成分。

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增强细胞毒性,抗焦虑,抗痉挛和DPPH自由基清除1。

1.唐峥嵘,王利勤,叶广达。刺桐属植物的生物碱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广州化工.,40(02):43-46。

扫一扫,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lingyangjiao.com/lyjjb/8055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0 羚羊角版权所有



    现在时间: